Category: 認識兒童發展

能力與興趣 是生涯規劃的兩大變數

撰文: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  香港從以工業轉型至服務業,社會的行業不斷更替,令青少年對於前景感到十分無奈。有些年青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要想做什麼職業,假若他們在中學或大學選錯了科目,對他們的前途添上更多迷茫。有見及此,教育界已開始著重學生的生涯規劃。   學生的青春是無價的,時間更是寶貴的資源,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進行生涯規劃有如國家的投資,不過,青年人所投資不是金錢,而是時間,他們應該投放在那一個地方呢?   青年人在生涯規劃時,考慮投放時間的重點是最關乎個人的興趣及能力;能力是一個人可以

閱讀更多 »

書寫能力小訓練
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「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,全部會『飛』的!」 「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,通常一個字『霸』兩個格!」 「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!」 「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,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!」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。孩子在書寫時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簡單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(精細動作)。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,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。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?很簡單,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、黏土和麵粉等玩意。 其次,視覺空

閱讀更多 »

為甚麼孩子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?家長可以怎麼辦?

撰文: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   有些孩子上幼稚園,甚至5、6歲時仍有吸吮手指的習慣。根據李維大偉 (David Levy) 博士的研究,在 10 分鐘內就把一瓶牛奶吃完的孩子(可能因為瓶頭孔較大),比在 20 分鐘內吃完整瓶奶的孩子,容易有吸吮指頭的行為。李博士又曾試驗用滴筒餵小狗,使牠們在吃奶的時候沒有機會吸吮,結果牠們的反應,是彼此吸吮自己或別的小狗的皮,有些吸吮得十分厲害,連皮都脫掉。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嬰兒最初數月吸吮指頭的行為,是因為得不到吸吮的滿足所致,是一種需要,並不是與生俱來,也不是

閱讀更多 »

痴身:分離焦慮

撰文:香港註冊心理學家 程衛強   嬰兒約在九個月開始,孩子變得異常癡身,即使媽媽上洗手間,也可能會顯得非常的焦慮,抱緊媽媽不放,甚至放聲大哭。   分離焦慮可以引申出兩種不同的反應。在某些情況下,與照顧者分離時,嬰兒會出現尋求依附的行為,如抱著媽媽不放、用盡方法找尋媽媽、或不論媽媽到那裡就爬到那裡等等(Ainsworth, Bell, & Stayton, 1971);分離亦可能會衍生出絕望、對抗、分離(Detachment)等行為,視乎分離的時間(Bowlby, 1960; Robe

閱讀更多 »

小朋友經常推卸責任 家長應問責?

資料來源:心理治療師李偉堂 每每有事發生,小朋友就會以不同藉口,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。家長可能會因而責罵小朋友,但如此一來,可能會令小朋友更逃避承擔責任,面對這種情況,家長可以怎樣做? 首先當家長問小朋友「事情為甚麼沒完成?」或「為甚麼不懂?」的時候,家長是想小朋友承擔責任。但這時候小朋友會想要推搪,將責任交給其他人,歸根究底家長心裡其實都想小朋友做到這個責任。你要知道負責任最開始是小朋友有沒有空間去做決定 ,因為有空間叫作有自主的感覺。如果小朋友能夠有一種自主的感覺,會更加容易負責任。 舉例他

閱讀更多 »

小朋友長大反而要餵食?家長可以如何拆解?

資料來源:心理治療師李偉堂 由寶寶出世,家長開始餵奶,到慢慢餵糊仔。然後小朋友開始可以自己拿著餐具,一口一口自己進食,一步一步看著小朋友長大。但當小朋友到了6至7歲,會突然要求父母餵食,這是為甚麼呢?可以如何解決? 每當小朋友長大,父母都開心,尤其是小朋友吃飯,以前要父母餵食,後來小朋友學會用餐具,便會自己吃飯,本來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。但許多家長不明白當小朋友會自己吃飯,反而開始要求父母餵食。這是因為父母餵食的親密感覺很好,可能令小朋友希望被餵食。 小朋友年紀小的時候,父母餵食也是一種樂趣,但當

閱讀更多 »